石蜡包埋切片

技术原理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方法。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原有正常结构,因此,组织要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

冰冻切片是指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在冰冻切片前组织不经过任何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过程,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同时,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


特点

       石蜡切片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

       冰冻切片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组织变化不大,能很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各种抗原活性及酶类,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有机溶剂或热的温度耐受能力较差的细胞膜表面抗原和水解酶保存较好。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

       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方法。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教学中,光镜下观察切片标本多数是石蜡切片法制备的。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原有正常结构,因此,组织要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

 

(一)石蜡切片前的准备

1. 切片刀。传统的切片刀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在显微镜下检查刀口的损伤程度,然后进行磨刀。现在也可以使用一次性刀片,可省去磨刀。

2. 修整蜡块:切去组织周围过多的石蜡,一般情况下在组织周围留有约1~2mm的石蜡边,两边必须平行。

3. 蜡块固定:修整好的蜡块先固定在事先准备好的小方木块或者金属块上,固定方法是把蜡铲先在酒精灯上加热,再将蜡块底部烙熔,迅速烙粘在小方木块或金属块底座上。

4. 载玻片擦洗干净后,在其表面涂上粘附剂(蛋白甘油、APES或多聚赖氨酸),根据染色方法选择不同的粘附剂。

5. 准备好毛笔、镊子、染色架。

6. 调好展片器内水的温度(45℃),有时也可以加些酒精到水中。

 

(二)石蜡切片

1. 将切片刀装在刀片机的刀架上并固定紧,固定蜡块底座或蜡块,调整蜡块与刀至合适位置,刀刃与蜡块表面呈5度角。

2. 切片多使用轮转式切片机,切片时,左手执毛笔,右手转切片机转轮,先修出组织块。

3. 调整切片机上的切片厚度为4~7µm,然后切片。

4. 切片可以是单张,也可以是连续切片形成蜡带

5. 展片和捞片:

(1)直接展片法:在载玻片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然后把切片铺在小滴上面,用酒精灯在载玻片下面加热,待完全展平,倾斜载玻片,倒弃多余水分,同时摆正切片。

(2)温水漂浮法:此法用展片机或者用恒温水浴箱,先使水温保持在45~50℃,用左手拿毛笔轻轻托起切片,用右手用眼科镊子夹起切片的一角,正面向上轻轻平铺放置于展片器的水面上,动作要轻快,切好的石蜡切片漂浮在温水中受热后及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会自然平整地展开,必要时可用眼科镊轻轻拔开,然后捞片,并及时编号。

6. 展好的切片在室温下稍微干燥后,放在40℃恒温烤箱中,小片组织30分钟即可,大的需12~24小时,烤干备用。

 

(三)注意事项

1. 切片刀刃倾斜过大或过小都不能正常进行切片。

2. 修整蜡块时要细心,看清楚组织在蜡块中的位置,以免将需要的组织修掉。

3. 连续转动切片机的转轮时,速度一定要均匀,不能时快时慢,以免切片厚薄不一。

4. 使用轮转式切片机切片时,是由下向上切,为得到定然整的切片,防止组织出现刀纹裂缝,应将组织硬、脆难切的部分放在上端,如皮肤应将表皮部分向上,肠胃等组织应将浆膜面面朝上。

5. 用展片器展片时,水温应根据使用的石蜡熔点进行了调整,一般低于石蜡熔点10~15℃;捞片的时候动作要轻、稍快。动作太大容易出现气泡。如果没有展片器可以用温水浴锅来代替。

6. 单个切片要摆到载玻片的1/3与2/3交界处;连续切片的粘片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组织切片较小是,可以并列粘贴2~3条蜡带。

7. 烤片的温度不宜过高;烤片的时间要合适。脑组织要待稍微晾干一些后,才能烤片,否则容易产生气泡影响染色和观察。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

       冰冻切片是指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在冰冻切片前组织不经过任何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过程,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同时,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

1. 取材:  应尽可能快地采取新鲜的材料,防止组织发生死后变化。

2. 速冻:  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制成切片标本的需   要,一般在取材后就要立刻对组织块进行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降温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  液氮速冻切片法是实验室常用的速冻切片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瓶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约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约10-20s组织即迅速冰结成块。在制成冻块后,即可置入恒冷箱切片机冰冻切片。若需要保存,应快速以铝箔或塑料薄膜封包,立即置入-80℃冰箱贮存备用。

3. 固定:  样品托上涂一层OCT包埋胶,将速冻组织置于其上,4℃冰箱预冷5-10min让OCT胶浸透组织。  取下组织置于锡箔或者玻片上,样品托速冻。  组织置于样品托上,其上再添一层OCT胶,以完全覆盖为宜,速冻架(PE)上30min。

切片:  恒温冰冻切片机为较理想的冰冻切片机,其基本结构是将切片机置于低温密闭室内,故切片时不受外界温度和环境影响,可连续切薄片至5-10μm。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20℃为宜,温度过低组织易破碎,抗卷板的位置及角度要适当,载玻片附贴组织切片,切勿上下移动。切好室温放置30min后,入4℃丙酮固定5~10min,烘箱干燥20min。PBS洗5min×3。进行抗原热修复,微波热修复也可,室温自然冷却。可用3%H2O2孵育5~10min,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细胞爬片

就是让玻片浸在细胞培养基内,细胞在玻片上生长,主要用于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冰冻切片,细胞涂片,原位杂交等.

细胞爬片特点

1.玻片表面经过TC处理,双面均可使用

2.γ射线灭菌,保证无菌.

3.使用便捷,只需打开包装,将爬片放入孔板内,将细胞悬液滴到爬片上即可培养.

4.爬片厚度为0.17mm,直径为8mm/14mm/20mm/25mm.分别适用于48孔细胞培养板/24孔细胞培养板/12孔细胞培养板/6孔细胞培养板

5.超强吸附:该玻片表面具有永久的阳离子电荷,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冰冻切片组织或细胞,使之粘附在玻片上,进而在玻璃和切片组织之间形成共价键.因此,无需粘黏剂或者蛋白包被,该玻片也能牢固的粘附切片或细胞。

操作注意

       使用细胞爬片时(比如在六孔板中放入爬片,六孔板的孔底面积往往会比爬片面积多出一部分,加细胞悬液时常常就是细胞铺满整个孔底,有时细胞生长边集现象,就是靠近壁边缘密度要高些,这样处于中央玻片上爬的细胞数量就可能相对较少)

       比较好的做法是将玻片放入孔板的孔内后,加细胞悬液时只滴到玻片上,一直滴到液体布满整个玻片又不会溢出玻片边缘(因为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可以很容易做到这一点!),放在培养箱里,等细胞贴壁后,取出,再滴加培养基布满整个孔底,继续培养,这样玻片上的细胞生长的密度就会很集中.

 


相关推荐
  • 实验介绍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简称HE染色法 ,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 ,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酸着紫蓝色 ;伊红为酸性染料 ,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HE染色法是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教学与科研中基本、使用较多的技术方法。       细胞中的细胞核是由酸性物质组成,它与碱性染料(苏木素)的亲和力较强。而细胞浆则相反,它含有碱性物质,和酸性染料(伊红)的亲和力较大。因此细胞或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染色液染色后,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鲜明的蓝紫色,细胞浆、肌纤维、胶原纤维等呈不同程度的红色。如何处理组织样本?首先需要快速取材,然后尽快的放入适量的固定液中固定,固定液需根据不同组织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液。下面给大家列举几种常见组织的固定液选择方法: 1、眼球固定液选择:FAS眼球固定液注 意 事 项:将眼球组织轻柔摘取后放入FAS眼球固定液中固定24H,结合本公司制片时的特殊手法结果更有保障,固定液是组织的10-20倍。 2、肌肉   固定液选择:GD固定液注 意 事 项:将新鲜肌肉组织取下后放入GD固定液中固定24H以上,固定液是组织的...
  • 实验原理       免疫组化,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结合抗体的显色剂进行显色来确定组织或细胞内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且重要的实验方法。       显然,免疫组化(IHC)结果获取过程中关键的步骤是使用正确的抗体和抗原特异结合并对信号进行放大,但其实免疫组化(IHC)过程中所有的步骤对于生成出色的图像结果都十分重要。免疫组化(IHC)染色经常很难获得优的结果,但通常可以通过对一些实验流程的变量(例如样品制备、抗原修复以及孵育时间等)进行调整实现优化。实验步骤  技术优势1. 特异性强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决定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免疫组化从理论上讲也是组织细胞中抗原的特定显示,如角蛋白(keratin)显示上皮成分,LCA显示淋巴细胞成分。只有当组织细胞中存在交叉抗原时,才会出现交叉反应。2. 敏感性高在应用免疫组化的起始阶段,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只有直接法、间接法等敏感性不高的技术,那时的抗体只能稀释几倍、几十倍;现在由于ABC法或SP三步法的出现,使抗体稀释上千倍、上万倍甚至上亿倍仍可在组织细胞中与抗原结合,这样高敏感性的抗体抗原反应,使免疫组化方法越来越方便地应用于常规病理诊断工...
  • 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比如流式细胞仪)测定含量。       免疫荧光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片制备、固定及通透(或称为透化)、封闭、抗体孵育及荧光检测等。细胞片制备(通俗的说法是细胞爬片)是免疫荧光实验的第一步,细胞片的质量对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原因很简单,如果发生细胞掉片,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一步关键的是玻片(Slides or Coverslips)的处理以及细胞的活力,有人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细节或小窍门,非常值得借鉴。固定和通透步骤重要的是根据所研究抗原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合适的固定剂和固定程序对于获得好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免疫荧光中的封闭和抗体孵育与其它方法(如ELISA或Western Blot)中的相同步骤是类似的,主要的区别在于免疫荧光实验中要用到荧光抗体,因此必须谨记避光操作,此外抗体浓度的选择可能更加关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标记好荧光的细胞片应尽早观察,或者用封片剂封片后在4℃或-20℃避光保存,以免因标记蛋白解离或荧光减弱而影响实...
  • 技术原理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方法。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原有正常结构,因此,组织要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冰冻切片是指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在冰冻切片前组织不经过任何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过程,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同时,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特点       石蜡切片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       冰冻切片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组织变化不大,能很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各种抗原活性及酶类,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有机溶剂或热的...
  • 原位末端标记染色(TUNEL) TUNEL原理       细胞在发生凋亡时,会激活一些DNA内切酶,这些内切酶会切断核小体间的基因组DNA。细胞凋亡时抽提DNA进行电泳检测,可以发现180-200bp的DNA ladder。基因组DNA断裂时,暴露的3’-OH可以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 的催化下加上荧光素 (FITC) 标记的dUTP (fluorescein-dUTP) ,从而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这就是TUNEL (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原理。常见问题1、出现非特异性荧光标记a. 有些细胞或组织,例如平滑肌细胞或组织,nuclease或polymerase的酶活性水平较高,易导致出现非特异性的荧光标记。解决方法是,取细胞或组织后立即固定并且要充分固定,以阻止这些酶导致假阳性。b. 使用了不适当的固定液,例如一些酸性固定液,导致出现假阳性。建议采用推荐的固定液。c. TUNEL检测反应时间过长,或TUNEL检测反应过程中反应液渗漏,细胞或组织表面不能保持湿润,也可能出现非特异性荧光。注意控制反应时间,并确保TUNEL检测反应液能很好地覆盖样品。2、荧光背景很...
Copyright © 2018-2019.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